
当年,孔子听闻《韶》之乐,这是一首舜帝时代的古乐,让他清心凝神,感到身心极大的宁静和愉悦,三月不知肉味,赞道:“尽善矣,尽美矣。”,此为“尽善尽美”一语流传的典故。

大自然的花木、山川、河流、湖海,都有无言之大美。为何人需要旅行?因为在自然中,人能感受和回归内心的纯净和善念。真正的美,跟善是一体的。千百年来,人觉得大自然美,是因为内心有善根在,故圣人说: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。人其实是善恶同在的生命,而当道德下滑、恶念越多,外在对“美”的标准和感知也会相应发生变化。如果恶占了上风,美丑的标准将颠倒,甚至以丑为美,也是此理。

在都市中生活已久的人,会变得麻木而烦闷,暗暗期待寻觅一个久违的心灵家园。虽已过立秋节气,但山城暑伏未退,风中依然漂浮着炙热的气息。

而在安康一隅,我们找到一处清凉的避暑胜境,这就是飞渡峡。

它珍藏在陕南秦巴山脉中,亿万年神秘面纱使其蒙上一层秘境光晕;



它奇峡蜿蜒、净流如玉、银瀑剔透,常年22℃的平均温度涤荡着清甜与沁凉;

它田连阡陌、古村悠然,不负“中国长寿文化之乡”美誉;

它草甸延绵、骏马驰骋,回荡着高原的壮阔奇景;



它花海馥郁、云海蒸腾,犹如浪漫而隽永的诗境;

它药材飘香、土产丰富,丰溢着大山深处质朴而善意的馈赠。



它秋天彩林尽染,犹如焰火照亮群山和峡谷,流光溢彩。云海是彩叶精神的升华,漫山云雾冉冉升起,在彩林陪衬下散发出奇异光彩,远山近水笼罩在云雾轻烟之中。目极所处,是山峰也是岛屿,是云雾也是沧海。
此地对于久居都市的你我来说,都是一次难得的心灵回归之旅。

如若飞渡峡是一处心灵休憩的清凉净地,那么铜梁安居古城则使人感受到另一番久违乡愁。

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,在山水之大美中,蕴含着天地宇宙间博大的智慧与无穷的能量,值得每一个生命去静悟与驻留。古今万事空流水,名利情幻若浮云,当我们回归善良,回归至美的大道,活在至真、至善、至美中,才是人生真正幸福的源泉。
外景拍摄地:安康飞渡峡景区
点击查看 精彩文章《 袁虹: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》

点击查看 精彩文章《共享之旅 | 大巴山秘境探幽》

|